(《阿房宮賦》)
(1)杜牧在《阿房宮賦》中以“ ”一句,勾勒出阿房宮凌云蔽日的宏偉氣勢。
(2)杜牧《阿房宮賦》中,描繪了阿房宮樓閣很多,不計其數的情形,其中展示出“長廊”特點的一句是“ ”。
(3)杜牧《阿房宮賦》中,揭示出“后人”如果只哀憐秦國卻不引以為鑒的后果是“ ”。
(4)(2016·全國卷Ⅱ)杜牧《阿房宮賦》中以“ , ”描寫阿房宮宮人的美麗,她們佇立遠眺,盼望皇帝臨幸。
(5)(2015·重慶高考)杜牧《阿房宮賦》描寫渭水、樊川水流平緩的兩句是“ , ”。
(6)不吸取經驗教訓讓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宮賦》中說“ , ”。
(7)《阿房宮賦》中言阿房宮占地之廣,狀其樓閣之高的句子是“ , ”。
(8)《阿房宮賦》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來比喻紛紛打開的妝鏡的語句是“ , ”。
(9)《阿房宮賦》中總括秦的紛奢是建立在對人民的剝削和掠奪之上的,并且還揮霍無度的語句是“ , ?”
(10)《阿房宮賦》中杜牧總結了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后,借古諷今,畫龍點睛地表明寫作動機的句子是“ , ”。
(11)《阿房宮賦》中“,”兩句描寫宮殿、閣樓隨地形而建,彼此環抱呼應;宮室結構參差錯落,精巧工致。
(12)在《阿房宮賦》中,杜牧通過“ , ”兩句,提出了秦國如果愛惜六國的人民,就能世代為君,安享天下這一觀點。
(13)杜牧在《阿房宮賦》中連用四句十分精練的語言敘述了秦王朝在人民反抗下迅速滅亡的歷史過程,其中“ , ”兩句寫阿房宮被焚毀的史實。
(14)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道理千古不變,正如《阿房宮賦》中杜牧指出,六國足以抵御秦國而保全自己的途徑是“ , ”。
(15)杜牧的《阿房宮賦》中描寫宮女頭發濃密而烏黑的句子是“ , ”。
(16)(2017·全國卷Ⅰ)杜牧在《阿房宮賦》的結尾處感嘆道,如果六國愛護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國,緊接著說:“ , , ?”
(17)杜牧《阿房宮賦》中“ ”一句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現出阿房宮的建筑規模宏大,占地極廣;“ , ”兩句運用夸張、對比的手法譴責了秦統治者搜刮老百姓的財物一點都不放過,用起來卻毫不吝惜的做法。
答案:(1)隔離天日 (2)廊腰縵回 (3)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4)一肌一容 盡態極妍 (5)二川溶溶 流入宮墻 (6)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7)覆壓三百余里 隔離天日 (8)明星熒熒 開妝鏡也 (9)奈何取之盡錙銖 用之如泥沙 (10)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11)各抱地勢 鉤心斗角 (12)使秦復愛六國之人 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 (13)楚人一炬 可憐焦土 (14)使六國各愛其人 則足以拒秦 (15)綠云擾擾 梳曉鬟也 (16)使秦復愛六國之人 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 誰得而族滅也 (17)覆壓三百余里 奈何取之盡錙銖 用之如泥沙
(《赤壁賦》)
(1)《赤壁賦》中,蘇軾主張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他用“ ”一句表達了自己從變化的角度看待世間萬物的觀點。
(2)蘇軾在《赤壁賦》中寫江上水汽彌漫,江水無邊無際和遠方天際相接的句子是“ , ”。
(3)蘇軾在《赤壁賦》中概括了曹操軍隊在攻破荊州順流而下時的軍容盛狀的句子是“ , ”。
(4)蘇軾在《赤壁賦》中用高超的手法側面描寫簫聲悲涼的句子是“ , ”。
(5)蘇軾在《赤壁賦》中慨嘆“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6)蘇軾在《赤壁賦》中寫清風與明月可盡情享用,無人禁止,無窮無盡的句子是“ , ”。
(7)蘇軾在《赤壁賦》中寫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 ”。
(8)蘇軾在《赤壁賦》中寫作者引吭高歌,吟誦古代詠月的詩歌的句子是“ , ”。
(9)蘇軾在《赤壁賦》中描繪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體現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 , ”。
(10)蘇軾在《赤壁賦》中以月亮作比,描寫世間萬物變化的規律的句子是“ , ”。
(11)蘇軾在《赤壁賦》中從不變的角度描述人與萬物的關系的句子是“ , ”。
(12)蘇軾在《赤壁賦》中告訴我們別人的東西雖小也不能占有的道理的句子是“ , ”。
(13)蘇軾在《赤壁賦》中寫自己蕩漾江中,與麋鹿為伴的句子是“ , ”。
(14)蘇軾在《赤壁賦》中寫自己與友人于扁舟中舉杯共飲的句子是“ , ”。
(15)蘇軾在《赤壁賦》中描寫自己行舟的感覺,像身上長了翅膀的句子是“ , ”。
(16)蘇軾在《赤壁賦》中描寫自己在飲酒后,唱出對遠在天邊的女子的思念的句子是“ , ”。
(17)蘇軾在《赤壁賦》中,寫天上的滿月從東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樣,深深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腳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語句是“ , , ”。
答案:(1)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 (3)舳艫千里 旌旗蔽空 (4)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 (5)寄蜉蝣于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 (6)取之無禁 用之不竭 (7)挾飛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長終 (8)誦明月之詩 歌窈窕之章 (9)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10)盈虛者如彼 而卒莫消長也 (11)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12)茍非吾之所有 雖一毫而莫取 (13)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侶魚蝦而友麋鹿 (14)駕一葉之扁舟 舉匏樽以相屬 (15)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羽化而登仙 (16)渺渺兮予懷 望美人兮天一方 (17)少焉 月出于東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間
(《琵琶行(并序)》)
(1)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 ”一句說明偏僻之地粗俗的鄉野音樂很難聽,以此表現琵琶女技藝的高超。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蘊含離別之意的句子是“ , ”。
(3)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既寫出琵琶女的矜持、靦腆,又寫出作者急于與琵琶女相見的心情的句子是“ , ”。
(4)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 ”兩句由琴聲想到珠玉聲,是聲音的類比聯想。
(5)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演奏暫歇后,“ , ”兩句表明樂音又變得激越、雄壯。
(6)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演奏琵琶過程中,聲雖“暫歇”,卻產生更好效果的兩句是“ , ”。
(7)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聽眾在演奏結束后的反應和江邊自然景色來側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 , ”。
(8)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 , ”兩句描寫鄰船寂靜、冷月無聲,以此來反襯音樂帶給人們強大的感染力。
(9)“, ”是《琵琶行(并序)》全詩的主旨,更是詩人與琵琶女感情的共鳴。
(10)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描寫自己聽著琵琶女第二次彈奏,內心涌起難以抑制的悲傷凄切之情,因而不禁泣下沾襟的句子是“ ? ”。
答案:(1)嘔啞嘲哳難為聽 (2)潯陽江頭夜送客 楓葉荻花秋瑟瑟 (3)千呼萬喚始出來 猶抱琵琶半遮面 (4)嘈嘈切切錯雜彈 大珠小珠落玉盤 (5)銀瓶乍破水漿迸 鐵騎突出刀槍鳴 (6)別有幽愁暗恨生 此時無聲勝有聲 (7)東船西舫悄無言 唯見江心秋月白 (8)東船西舫悄無言 唯見江心秋月白 (9)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10)座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濕
(《氓》)
(1)《詩經·氓》中“ ”短短數字,便刻畫出氓看起來忠厚老實的形象。
(2)《詩經·氓》中用動物作比,寫女子不要沉迷愛情的句子是“ , !”
(3)《詩經·氓》中寫女子家人對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 ”。
(4)《詩經·氓》中與“青梅竹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 ”。
(5)《詩經·氓》中寫女子不愿同氓終老的句子是“ , ”。
(6)《詩經·氓》中通過寫桑葉凋落喻指女子年華逝去的句子是“ , ”。
(7)《詩經·氓》中寫女子回憶小時候與氓嬉戲玩耍的快樂場景的句子是“ , ”。
(8)《詩經·氓》中,“,”兩句運用比興手法,告誡女子不要沉溺于愛情。
(9)《詩經·氓》中寫女子總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經驗的句子是“ , !”
(10)《詩經·氓》中寫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決心的句子是“ , !”
(11)《詩經·氓》中寫表明女子熱情、溫柔的句子是“ , ”。
(12)《詩經·氓》中通過占卜確定婚姻的句子是“ , ”。
答案:(1)氓之蚩蚩 (2)于嗟鳩兮 無食桑葚 (3)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 (4)總角之宴 言笑晏晏 (5)及爾偕老 老使我怨 (6)桑之落矣 其黃而隕 (7)總角之宴 言笑晏晏 (8)于嗟鳩兮 無食桑葚 (9)于嗟女兮 無與士耽 (10)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11)既見復關 載笑載言 (12)爾卜爾筮 體無咎言
上一篇:古典又新穎的作文素材(中)
下一篇:2020年高考情景默寫(一)